X 关闭
这个暑假,西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读博士生王琳已经提前有了工作选择。在8月4日举行的2023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中,她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签订了招聘意向协议书。与顺德一番“亲密接触”后,她感觉“这是一座很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很大,非常适合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奋斗”。
此次活动期间,美的、联塑等26家顺德企业开出高薪引才,吸引了近百名青年博士、20余名高校相关负责人参与。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引才大使聘任仪式、高层次人才洽谈对接会、博士创新项目路演对接会等活动,结合产业实地调研,进一步加强高校与顺德在人才、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聚。顺德已经连续12年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实力百强区首位,这离不开“厚积成势”的人才家底。从2015年至今,顺德区与中国青年报社连续9年联合举办“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吸引了千余名青年人才来到这里寻机会、谋发展。一大批科技专家、高校创新团队、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纷纷来到顺德就业创业。据统计,目前顺德区内博士超过2500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30家。
(相关资料图)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位置的顺德,是典型的制造业当家城市。2022年,顺德工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率先在全国市辖区中突破万亿大关。但面向未来,顺德的制造业也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这需要更多青年人才帮助产业提升研发实力。
总部位于顺德的美的集团就是一个缩影。作为全球家电巨头,美的集团过去5年累计研发投入超500亿元,在全球建立了35个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过两万人,占总人数的12%以上,其中博士就有600多名。但这还不够。此次活动期间,美的集团派出校园招聘负责人、家用空调创新研究院负责人,跟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们直接交流,希望招揽到最合适的人才。
针对顺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此次活动从报名的近400名博士中,筛选出近百名从事制造业、医学、教育学、农学等领域研发工作的博士,还邀请了“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团委、就业处、院系负责人齐聚顺德,尽可能让企业和博士人才精准对接。
许多顺德企业做足了“功课”,不仅提前梳理了自家的招聘岗位,还清楚地列出了对博士人才的具体需求和薪资待遇。其中,有不少企业都给博士人才开出了50万元以上的年薪,有的还承诺给予研发项目奖励、推荐进入博士后工作站。
活动期间,浙江大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在读博士生高近爽跟几家顺德企业进行了多次交流,他所研究的专业方向与顺德的家电产业需求颇为匹配。“这个活动搭建了青年和企业的交流平台,我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拿到心仪的offer。”他说。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三年级学生季亦同则来到了顺德区杏坛镇,参观当地德冠包装材料公司。“这边的企业厂房规模大、设备新,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以及产品包装,我看到了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生产线,这和在实验室做实验很不一样,感觉很震撼。”他说。
顺德是世界美食之都,活动期间还举办了顺德美食推介会,高校代表、青年博士得以深入体验顺德美食文化,感受这座“美食之城”的独特魅力。
“新顺德人”郑先伟起初就是因为美食与顺德“结缘”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品尝到顺德鱼生、炸牛奶、桑拿鸡和煲仔饭等美食,之后就对顺德念念不忘。2015年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她选择在顺德工作、生活。
真正留下来以后,郑先伟更加感受到这里的企业和政府对人才的尊重。作为顺德区高层次产业类三类人才,她从政府和就职的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累计获得各类人才补贴100余万元。利用这些补贴,她顺利地在顺德买房安家。当地政府还为她“一条龙”解决了人才落户、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问题。“顺德,绝对是值得人才投身发展的地方,是能够安居乐业、实现理想的城市。”她说。
2019年从索邦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王贤杰加入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这是一个聚焦中长期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研究与突破的企业研究机构,内部设有流体、固体、热力学、材料、健康等多学科研究部门,还在上海、美国、日本、德国设有研发中心。
入职后,王贤杰继续从事博士时期就在研究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两年后,他成为美的集团《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技术负责人。今年3月,他主导研究的美的PlasMa+等离子体超净科技在全球范围发布,这让他切身体会到了研究成果推动产品创新的魅力。“让亿万用户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种成就感是以前校园里的我所难以想象的”。
“用最大的诚意培养和爱护每一位人才,不唯背景、不唯学历、不唯资历,只唯才干,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默契。”佛山市顺德区委副书记吴磊表示,从“以产引人”到“以城聚才”再到“以才兴城”,顺德将持之以恒营造一流环境,集聚一流人才。
城因才而兴,才因城而聚。中国青年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顺德每年都高标准组织、精心谋划“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拿出最大诚意,出实招引才留才,成就了一段段校地企三方携手“佳话”。未来,中国青年报社将继续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服务青年成长,将地方引才需求与高层次人才就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不断推进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助力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先藕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