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长安一直属于比较有上进心的车企,我到现在都还记得2012年北京车展的那台睿骋,在没什么自主品牌敢做B级车的年代,长安就已经敢把车价做到了20万以上。
如今的UNI系列,本质上不过是长安野心的延续。
(相关资料图)
做中高端车不难,难的是要搞个爆款车出来。接棒的UNI-T有这个“实力”,上市首月销量就已经突破7414台,看齐同门CS55,当时还流传一个段子——展车都有人买。
但你们有没有发现我特意加了个双引号,因为后来的故事是这样的:UNI-T宣传的7.57秒破百成绩没人能在实战中达到,相对应的发动机热效率40%也一度遭受质疑,于是乎外界纷纷吐槽UNI-T是“虚标王”。接着,官网上40%热效率的宣传语被悄悄撤下,UNI-T的销量迅速跌落,从一匹黑马变成了人人喊打。
虚假宣传的名头,长安UNI不知不觉间坐实了。
经此一役,长安UNI并没有罢休,UNI-K同样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
这台车最大的卖点就是所谓的“黑科技”,包括L3级自动辅助驾驶、搭载长安APA6.0远程智能泊车技术的自动泊车等,官方还曾在2021年1月21日官方公众号的一篇文章里大肆宣扬相关内容。
但“韭菜”们发现,这些看起来极富吸引力的功能在实车上统统不翼而飞了。对此,官方给的说法是:部分功能仍处于工程试验或内部测试阶段,尚未/不支持量产。
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巧合。我能帮UNI想到的洗地理由只有一个:产品力不够出色。
中型SUV市场本就竞争激烈,前有合资品牌围堵、后有自主阵营追击,UNI-K屈指可数的卖点让它很难突围。既然如此,不如碰碰运气用文字游戏“诱导消费者购车”,反正UNI-T都功成身退了,有何不可?赚钱嘛,不寒碜。
这套路,陆风和众泰看了也得鼓掌。
值得一提的是,UNI-V也没有丢掉家族传统。甫一上市,UNI-V逢人必谈远程智能泊车、360全景、远程监控等功能,但同样的,相关功能无法在实车体验到。
这次,长安UNI继续把锅甩给政策:大意是受限于个人信息保护和汽车数据安全法律,远程监控、远程智能泊车等功能暂无法使用。
这里的“个人信息保护和汽车数据安全法律”指的是2021年8月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2022款UNI-V的上市时间是2022年3月,晚于该规定发布的时间。也就是说,长安属于明知故犯。
说好的“与用户相互成就、共同成长”呢?
“虚假宣传”只是UNI家族的其中一宗原罪,另一宗的锚头则指向了安全性能。此前,UNI-V在号称“五星批发部”的C-NCAP碰撞测试里仅拿到了“四星级”评价,而UNI-K也因为麋鹿测试里双轮离地险些翻车的表现而备受争议。
至此,UNI车系的口碑被极大程度瓦解。眼见销量日益低迷,长安UNI自救式地推出了新款UNI-T和UNI-K/V的新能源版本。
新款UNI-T值得表扬的一点是“加量不加价”,不仅增加了多项实用配置,就连尺寸都有了小幅提升。不过,新款UNI-T对动力系统做了减配,原本的2.0T发动机不再提供,转而全系标配蓝鲸1.5T。
“加量不加价”是好事,但在价格战的浪潮下,新款UNI-T的优势并不明显,毕竟4.5米的车长、1.5T的动力很难支撑它的卖价。起码,隔壁大狗、赤兔乃至同门的欧尚X5都是不错的替代选项。
那两台智电iDD,明面上它们有“长安汽车三大新能源矩阵之一”称号的加持,但实际上长安智电iDD的抗击打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长安在混动领域的步伐本就比别人慢,你看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等,哪一个不是长安的前辈。而且,智电iDD采用的只是P2架构,被称为核心技术的三离合变速箱某种程度上也不过是48V轻混的升级版。
起步比别人慢,走的还不是市场主流航向,想弯道超车真的挺难的。
所以,哪怕UNI-K 智电iDD和UNI-V 智电iDD的综合实力还行,但消费者依旧用脚投票。截至目前,这两台车的销量是肉眼可见的颓。
当然了,UNI-K 智电iDD和UNI-V 智电iDD拉胯的市场表现还要归功于长安的敷衍。在设计上,这两台车和燃油版本没有明显区隔,而那些新增的细节配置也很难成为显眼加分项,包括“专属发光车标”、“保姆级儿童交互模式”、“3D-AI智慧助手”等,至少不能成为剁手的源动力。
至于被广泛投诉的“抖动”问题,我不是技术党,很难界定关键是不是位于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离合器,但不可否认,如果长安不能解决这个顽疾,那么接下来智电iDD系列产品的前景就真的堪忧了。
写在后面:
衡量一款车是否属于“好车”的维度有很多,最靠谱的始终是销量,从这个维度来判断,眼下UNI系列大概率只勉强跨过了那条及格线。拿刚过去的7月销量来看,UNI序列一共卖了20664辆。看起来不错,但这是两款智电IDD和三款燃油共同完成。平均下来,就这成绩,恐怕朱华荣总看了一定不满意吧。
UNI系列能不能重新火?我想没人知道答案。中肯的说,长安UNI并没站在市场制高点,它虽然年轻力壮,可对比长城、吉利等友商却总缺了些底气。此刻也终于能够理解,为何长安将精力放在深蓝和即将登场的启源上了。如此态势下去,UNI序列会不会成为长安汽车的鸡肋呢?
所以,如果后续依旧无法在技术层面让UNI序列打一个漂亮的回旋球,那么等待长安UNI的结局也许只剩一个。
无论如何,长安汽车取得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甚至可以说,正是长安自主品牌的崛起,才助推了中国汽车品牌的高速发展和持续向上。前进的路上需要探索,而对于创新的UNI序列,怕是路还长着呢!
对于UNI序列的未来,不妨拭目以待吧!
X 关闭